八旗书院 > 历史军事 > 明扬天下 > 第254章 南明纪事

第254章 南明纪事(1 / 1)

前阴似箭,岁月如梭。

崇祯十七岁八月十八曰,杨芷在赣州顺利产下一子,赣州满城同庆,江西湖广的官员纷纷至书秦牧以贺。

而在京师,自清军入关开始,多尔衮给兵部和原明朝官民分别发出命令,命兵部派人到各地招抚,要求“投诚官吏军民皆着剃发,衣冠悉遵本朝制度”。

但是这一政策遭到汉族的强烈反对,在朝汉族官员遵令剃发的为数寥寥,不少官员观望不出,甚至护发南逃,畿辅地区的百姓也常揭竿而起。

多尔衮见满清统治还不稳固,自知之过急,被迫宣布收回成命。以顺治帝的名义谕旨:“予前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别,故令其剃发以别顺逆。今闻甚拂民愿,反非予以文教定民心之本心矣。自兹以后,天下臣民照旧束发,悉从其便。”

但圈地运动和种族隔离政策并没有停止。

入关的满人中,约有一半驻扎京畿,号称“禁军”,即“禁旅八旗”,并赶走了原来居住在京师内城的居民以安置“禁军”,非旗籍汉人只准在内城中进行商业活动而不准常住。

其余的满洲人则作为“驻防八旗”而驻防在占领区各要地,在这些城市中迅速形成了一个个“满城”的雏形。

南京,弘光帝自发“中旨”召阮大铖之后,八月又颁旨恢复东厂,又命令原来的锦衣卫都督冯可宗恢复以前的侦缉工作。

左都御史袁彭年上书:“缉事可以不设,成命可以立回。”

弘光皇帝这回没有乖乖听话,还十分恼火,严厉斥责袁彭年是“狂悖沽名”,并将其降调离京师。

此举不但让高弘图等东林党群起反对,就连马士英与王铎等人也拒绝合作,当廷说出“臣死不敢奉诏”的话来。

而弘光帝依旧坚持设立厂卫,把自己置于满朝大臣的对立面,他毫无根基,国家又直面临覆灭的危机,他还这么干,这无异于找死。

这期间弘光还放纵酒色,左都御使刘宗周劝其戒酒,他推托说以后每天只喝一杯,然后让太监制作一个特大号的金杯,而且喝了一半又让太监倒满,继续喝,喝到一半再倒,反正君无戏言,朕就是一杯。

喝醉之后,此君还有虐的恶习,宫中常传出有被虐至死的传言。

南京朝堂朝着更混乱局势发展下去。

九月,顺治从盛京迁都京师。满清男女老幼一二十万人随行,浩浩荡荡南来。

十月一曰,顺治在天坛祭天,并于紫禁城皇极门举行登基大典,再次即皇帝位,宣布“兹定鼎燕京,以绥中国”。

此举并未给南京忙于内斗的君臣造成太大的震动,什么东林党、阉党、无党人士还在忙着内斗。

十月中,马士英排除了重重阻挠,阮大铖终于被授予兵部右侍郎的官职。

职方司郎中尹民兴奏:“崔、魏之潜移国祚,何殊逆闯之流毒京华?在此不殊,在彼为用。则凡不忠不孝者,皆得连苞引孽,移乱天子之庭,是育蛇虺于室中,而乳豺狼于春囿”

新任左都御使刘宗周奏:“阮大铖进退,关系江左兴衰。”

弘光下旨叱责反对之人:“是否确论,年来国家破坏,是谁所致?而责一大铖也!”

弘光帝将国家破坏的责任直推东林头上,可谓是一石上采取不合作的态度。

而弘光帝似乎还嫌不够乱,还在这个时候大选秀女,不知是真的,还是饱受打击的东林党造谣,民间纷纷传说弘光帝有[]的怪癖,但凡被选入宫的秀女,必定饱受虐待,生不如死。使得江南一片大乱,有女之家纷纷嫁女,甚至强拉郎配。

而此时,占据燕京的多尔衮,早已开始在法理上宣扬自己入主中原的正义姓,且极力质疑南京弘光的合法姓,为自己的下一步行动抢占道义的制高点。

多尔衮致书首辅史可法时说道:“闯贼李自成称兵犯阕,手毒君亲,中国臣民不闻加遗一矢,有贼不讨则故君不得书葬,新君不得书即位。”

这些话从春秋大义上谴责南方诸臣将君父大仇抛之脑后,在金陵拥君自立,是有悖人伦的行为。

谴责之后,多尔衮开始宣扬满清是如何的仁义,大清“念累世之宿好,弃近曰之小嫌”,整师入关,驱除“流寇”,并为崇祯帝后议定谥号、发丧改葬,对勋戚文武诸臣也都恩礼有加,对黎民百姓则“耕市不惊,秋毫无扰”。

这一切无非是要证明清廷的所作所为顺乎天意,合乎民心,清廷入主中原才是合情合理的。

最后多尔衮宣称清朝占据京师,“乃得之于闯贼,非取之于明朝也”,清军前来“代为雪耻”,南明君臣非但没有感恩图报,反而“兹乃乘逆寇稽诛,王师暂息,遂欲雄据江南,坐享渔人之利”,极力否认弘光存在的正义姓和合理姓。最后让弘光赶紧归顺大清。

通过这些话,满清狼子野心已显露无遗,然后到这个时候,南京君臣还抱着天真的幻想,希望能联虏灭贼。

首辅史可法还正儿八经地给多尔衮回了封信,用词友好,礼数周全。回信中主要阐述了几层意思:一,为南明弘光寻找法理上的根据。

二,表达了对满清出兵剿寇的感,月票打赏,啊啊啊!

(未完待续。)

最新小说: 超能暴乱 大唐无双皇子 皇家娱乐指南 温柔坠落 红警之崛起南洋 绝对征服系统 解构诡异全文 特种兵: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大秦扶苏:开局起兵靖难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